• <sup id="8sm8y"><object id="8sm8y"></object></sup><sup id="8sm8y"></sup><menu id="8sm8y"><tt id="8sm8y"></tt></menu>
    <sup id="8sm8y"><button id="8sm8y"></button></sup>
  • <sup id="8sm8y"><object id="8sm8y"></object></sup>
    EN
    新聞中心
    NEWS CENTER

    第三代半導體SiC產業鏈及市場應用研究

    • 分類:行業視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2-12-01
    • 訪問量:0

    【概要描述】

    第三代半導體SiC產業鏈及市場應用研究

    【概要描述】

    • 分類:行業視點
    • 作者:
    • 來源:
    • 發布時間:2022-12-01
    • 訪問量:0
    詳情

    一、第三代半導體概述

    硅作為第一代半導體材料是全世界應用最多、最廣泛的半導體材料。第一代半導體還有鍺(Ge),鍺應用的還要更早更廣泛,但是鍺在耐高溫以及抗輻射方面都存在極大問題,所以被硅替代。第二代半導體材料以砷化鎵(GaAs),磷化銦(InP)為代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以氮化鎵(GaN)和碳化硅(SiC)為代表,除此之外還有氧化鋅( ZnO )等材料。第四代半導體包括氧化鎵( Ga2O3 )、氮化鋁(AIN)、金剛石等。目前半導體材料以硅基為主,后幾代半導體材料尚未形成大規模的應用。

    SiC在物理性能方面相較于Si優勢顯著,疊加節能減排和新能源領域的巨大變革,SiC下游應用極為廣闊?,F有的功率器件大多基于硅半導體材料,由于硅材料物理性能的限制,器件的能效和性能已逐漸接近極限,難以滿足迅速增長和變化的電能應用新需求。碳化硅功率器件以其優異的耐高壓、耐高溫、低損耗等性能,能夠有效滿足電力電子系統的高效率、小型化和輕量化要求,在新能源汽車、光伏發電、軌道交通、智能電網等領域具有明顯優勢。

     

    GaN優勢眾多,在5G和AIOT推動的100V和650V集群中前景廣闊,下游應用包括汽車,工業,電信和特定消費類產業。GaN能夠在更高頻范圍內工作,因此從基站到小型蜂窩應用都需要它,并且它已經開始涉足移動設備的設計。目前GaN材料的主要應用領域為電子電力領域(電源等)、光電子領域(LED照明、激光等)和射頻領域(通信基站等)。
     

    二、碳化硅產業鏈分析

    1、碳化硅產業鏈概述

    SiC產業鏈主要包括襯底、外延、器件制造、封測等環節。SiC襯底的制造過程是首先將碳粉和硅粉在高溫下反應得到高純度SiC微粉,然后將其放在單晶生長爐中高溫升華形成SiC晶體,最后SiC晶體通過晶錠加工、切割、研磨、拋光和清洗得到SiC襯底。根據襯底電阻率的不同,SiC襯底可以分類為導電型、半絕緣型襯底。由于襯底具有一定缺陷,不適合在其上直接制造半導體器件,所以襯底上一般會沉積一層高質量的外延材料。

     

    導電型SiC襯底上一般再外延一層SiC,然后用于制作功率器件,適用于高溫、高壓工作環境,且損耗低,主要應用于電子電力領域,例如新能源汽車中的逆變器、轉換器、電機驅動器和車載充電機,光伏發電中的二極管、逆變器和變換器,軌道交通中的牽引變流器、輔助變流器、主輔一體變流器、電力電子變壓器和電源充電機,智能電網中的高壓直流輸電換流閥、柔性直流輸電換流閥、靈活交流輸電裝置、高壓直流斷路器和電力電子變壓器等。半絕緣型SiC襯底上可以外延GaN材料,用于制作射頻器件,適用于高頻、高溫工作環境,主要應用于射頻領域,例如5G通訊中的功率放大器和國防中的無線電探測器。

     

    SiC產業鏈
     

    2、碳化硅晶體生長

    (1)物理氣相傳輸(PVT法)

    PVT法的原理是使原料處于高溫區,籽晶處于相對低溫區,進而處于溫度較高處的原料發生分解,不經液相態直接產生氣相物質,這些氣相物質在軸向溫度梯度的驅動下輸運到籽晶處,在籽晶處形核、長大,結晶形成碳化硅單晶。PVT法面臨的主要技術挑戰有二,一是碳化硅晶體內雜質濃度的控制問題,包括對石墨材料進行再提純處理、高純碳化硅微粉原料的獲??;二是坩堝內部溫度分布不合理,可能引致微管和位錯等缺陷問題。由于PVT法生長碳化硅晶體所用關鍵石墨部件可重復使用20次以上,較大程度上降低了碳化硅晶體生長成本,是目前主流的SiC長晶方法。目前國外的Cree、II-VI、SiCrystal、Dow和國內的天岳先進、天科合達等公司均采用此方法。

     

    (2)高溫化學氣相淀積(HTCVD法)

    原理是在1500-2500℃的高溫下,導入高純度的硅烷、乙烷、丙烷或氫氣等氣體,在生長腔內進行反應,先在高溫區形成碳化硅前驅物,再經由氣體帶動進入低溫區的籽晶端前沉積形成單晶。HTCVD法面臨的主要技術挑戰是沉積溫度的控制。研究表明,過高的沉積溫度會伴隨過快的沉積速率,從而引致晶體結構松散,過低的沉積溫度會伴隨過慢的沉積速度,從而引致多孔結構。使用HTCVD法生長晶體純度較高、可實現近勻速晶體生長,但氣相物質可同坩堝反應造成氣相成分波動,影響生長晶體的質量,且晶體生長成本較高,目前國外的Norstel和日本電裝公司采用此方法。

     

    (3)液相外延(LPE法)

    原理是使碳從坩堝下方的高溫部溶解到石墨坩堝內的硅熔體中,使碳化硅籽晶與該碳硅熔體接觸,在碳化硅籽晶上進行外延生長從而得到碳化硅單晶。LPE法面臨的主要技術挑戰是過渡金屬的選擇。碳在硅溶液里的溶解度過低,因此必須添加過渡金屬元素于硅熔體中,提高碳的濃度,提升晶體生長速率。使用LPE法生長出晶體質量高、缺陷密度低,適應高品質碳化硅單晶制備需要,但其生長速度緩慢,生長長度也受限。目前國外的住友金屬公司采用LPE方法。

     

    3、碳化硅襯底制備

    根據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援引未來智庫,以主流的 PVT 法為例,SiC 襯底制備面臨以下困難:

     

    溫場控制困難:以目前的主流制備方法物理氣相傳輸法(PVT)為例,SiC晶棒需要在2500℃高溫下進行生產,而硅晶只需1500℃,因此需要特殊的單晶爐,且在生產中需要精確調控生長溫度,控制難度極大。

     

    生產速度緩慢:傳統硅材生長速度是每小時300毫米,但碳化硅單晶每小時只能長400微米,兩者相差了近800倍。

    良品參數要求高,黑匣子良率難以及時控制:SiC晶片的核心參數包括微管密度、 位錯密度、電阻率、翹曲度、表面粗糙度等,晶體生長過程中需要精確控制硅碳比、生長溫度梯度、晶體生長速率以及氣流氣壓等參數, 否則容易產生多晶型夾雜,導致產出的晶體不合格;而在石墨坩堝的黑盒子中無法即時觀察晶體生長狀況,需要非常精確的熱場控制、材料匹配及經驗累積。

     

    晶體擴徑難度大:氣相傳輸法下,SiC晶體生長的擴徑技術難度極大,隨著晶體尺寸的擴大,其生長難度工藝呈幾何級增長。

     

    良率普遍偏低:良率低主要由2個環節構成,(1)晶棒良品率=半導體級晶棒產量/(半導體級晶棒產量+非半導體級晶棒產量)×100%;(2)襯底良品率=合格襯底產量/(合格襯底產量+不合格襯底產量)×100%。

     

    碳化硅的晶型多達200多種,而想要生成所需要的單一晶型(主流為4H晶型),需要非常精確的控制。另一方面,SiC襯底作為莫氏硬度達9.2的高硬度脆性材料,加工過程中存在易開裂問題,加工完成后的襯底易存在翹曲等質量問題。英飛凌為了提高產量,就曾在2018年收購了SiC晶圓切割領域的新銳公司Siltectra。據天岳先進招股書披露,2018-2020年和2021年H1公司的晶棒良率分別為41%、38.57%、 50.73%和49.90%,襯底良率分別為 72.61%、75.15%、70.44%和 75.47%,綜合良率目前大約為37.7%。
     

     

    4、碳化硅外延

    與傳統硅基器件不同,碳化硅器件不能直接制作在碳化硅單晶材料上,需要對碳化硅襯底進行外延。外延是指在碳化硅襯底的基礎上,經過外延工藝生長出特定單晶薄膜,襯底晶圓和外延薄膜合稱外延片,碳化硅器件只能在碳化硅外延片的基礎上進行制作,因此對外延層質量要求非常高。隨著耐壓能力的增加,外延厚度隨之增加,高質量外延片的制備難度也隨之增加。電壓在600V左右時,所需要的外延層厚度約6微米;電壓在1200-1700V之間時,所需要的外延層厚度達到10-15微米;若電壓達到一萬伏以上時,需要100微米以上的外延層厚度。目前,在低、中壓領域,碳化硅外延技術相對成熟;但在高壓領域,SiC材料需要攻克的難關還很多,主要參數指標包括厚度、摻雜濃度的均勻性、三角缺陷等。
     
    襯底和外延是碳化硅器件生產過程中附加值最高的兩大工序。根據CASA Research數據,碳化硅器件的成本構成中,襯底占比47%,外延占比23%,二者合計約70%,是碳化硅器件制造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襯底及外延技術不斷成熟,未來碳化硅器件前端工藝的價值量占比有望提升,但由于其材料生長工藝壁壘高,所包含必要勞動時間長,長期來看襯底及外延層的價值量有望明顯高于硅材料(12英寸硅晶圓襯底+外延的價值量占比約為11%)。
    目前,碳化硅外延設備市場呈寡頭競爭狀態,主要供應商包括德國的Aixtron、意大利的LPE、日本的TEL和Nuflare,國外的Dow Corning、Wolfspeed、ETC以及國內的瀚天天成、天域半導體和中國電科等碳化硅外延片制造商使用的設備均來源于這四家公司。
     

     

    5、碳化硅器件

    硅基功率半導體以MOSFET和IGBT為主,分立器件和模塊合計占比45%,份額長期保持穩定。分立器件及模塊(包括IGBT模塊、IPM智能模塊)市場規模合計約180億美元,其中占比最大的是MOSFET和IGBT,市場規模分別為74億美元和54億美元。IGBT又可以細分為分立器件、模塊和IPM。

     

    而碳化硅器件(單管)的主流形態是二極管及MOSFET,模塊產品日漸豐富。

     

    二極管方面:碳化硅二極管主要包括肖特基勢壘二極管(SBD),結勢壘肖特基二極管(JBS),PiN二極管(PND型)等。器件結構來看碳化硅相比硅基器件并無創新,但材料的優異特性為碳化硅制造的產品帶來了競爭優勢。具體來看:1)SiC SBD耐壓高且幾乎無反向恢復時間,可大幅度降低開關損耗,提高開關頻率,大大優化了200V-1700V電壓段二極管的性能,并使PiN的應用甜區移動至3300V以上;2)更高端的JBS器件方面,SiC JBS具有大電流密度,高工作結溫的優勢,相比硅基器件有進一步性能提升。

     

    MOSFET方面:平面型SiC MOSFET結構與硅基MOSFET產品類似,主要分為平面型和溝槽型兩類,并擁有高耐壓、開關損耗低、導通損耗低、體二極管續流特性好、溫度穩定性高等特點,其高電壓下依然能保持高速度、高效率的特點使其向原有耐壓較高,但頻率特性較差的Si-IGBT產品發起競爭,并在未來有望對Si-IGBT形成全面替代。溝槽型SiC-MOSFET在導通電阻、以及開關損耗上的優勢明顯(根據羅姆數據,其第三代溝槽型產品比第二代平面型產品導通電阻降低50%,開關損耗降低30%),SiC的材料優勢有望在溝槽型結構大規模應用后得到進一步釋放。

     

    6、碳化硅器件制造

    制作碳化硅器件的大部分設備與傳統硅的生產設備相同,但由于碳化硅材料硬度高、熔點高等特性,需要一些特殊的生產設備與工藝。SiC所需的特定設備包括高溫退火爐、高溫離子注入機、SiC減薄設備、背面金屬沉積設備、背面激光退火設備、SiC沉底和外延片表面缺陷檢測和計量設備等。

     

    高溫離子注入機(高溫大劑量高能離子注入工藝):硅器件可以通過擴散、離子注入的方法進行摻雜,而碳化硅器件只能采用離子注入法摻雜。如果采用擴散方法摻雜碳化硅器件,其所需的擴散溫度遠高于硅,1800度的高溫下碳化硅材料也會產生缺陷,因此只能采用高溫離子注入工藝摻雜碳化硅。此外,由于SiC的穩定性較好,很難再結晶,摻雜激活也較難,其離子注入機需要具備高溫、高能的特點,并需要更精準的離子注入濃度、深度控制、離子注入表面保護等技術。其技術難點在于離子源技術、高溫靶室技術等。

     

    高溫退火爐(超高溫退火工藝):相較于硅,碳化硅退火爐的溫度更高,在1600-1700度的氬(Ar)中進行,對設備要求更高。此外,雖然高溫、長時間的退火可以提高激活率,但高溫也會使器件表面形成大的起伏缺陷,還會讓注入的離子從表面逸出。因此該類設備的難點在于高溫爐膛的熱場設計和快速升降溫與控溫技術。

     

    高溫氧化爐(高質量氧化層生長工藝):對于MOSFET器件而言,柵氧可以直接影響柵極可靠性并影響MOSFET性能。對于碳化硅MOSFET來說,如果SiC-SiO2的界面質量低,會降低溝道的遷移率,導致閾值電壓不穩定。且由于碳化硅材料中同時有Si和C兩種原子存在,需要非常特殊的柵介質生長方法,高溫氧化爐可以生成高質量低界面態密度的柵氧化層,改善SiO2/SiC界面,是用于制備碳化硅器件的柵極氧化層的必要特殊設備。高溫氧化爐工作溫度一般高于1350度,爐管內真空度可低至1mbar,腔體內金屬污染物的含量極低。

     

    7、碳化硅器件封裝

    傳統的硅基模塊封裝并不能滿足碳化硅模塊封裝的要求。傳統的硅器件多采用引線鍵合、單邊散熱等方式,將芯片背部焊接在基板上,用金屬鍵合線引出正面電極,最后塑封或灌膠。這種方式雖然成本低,技術成熟,但并不能完全滿足碳化硅MOSFET模塊的需求,主要是由于如下兩個問題:

     

    寄生電感高:SiC器件由于其高頻特性,可以實現高開關速度,然而開關過程中的電壓和電流的變化率(dv/dt和di/dt)極大,而寄生電感在這種情況下非常容易產生電壓過沖和振蕩,帶來損耗增加、器件電壓應力加大和電磁干擾問題。

     

    散熱效率低:由于SiC本身的耐高溫特性,工作溫度可達到300℃以上,而傳統的硅器件的封裝一般只能在150℃以下工作。此外,相同功率等級的碳化硅模塊比硅模塊的體積大幅縮小,碳化硅模塊對散熱的要求更高。而在高溫工作時,碳化硅器件還可能面臨不同封裝材料的熱膨脹系數失配、界面處的熱應力帶來的各種問題。因此制作多片碳化硅芯片并聯的碳化硅模塊時,如何在封裝方面提高模塊的散熱性能是關鍵。

     

    三、碳化硅應用場景分析

     

    1、碳化硅的核心商業價值

    目前抑制下游客戶大量采購碳化硅二極管/MOSFET來替代硅二極管/IGBT的核心因素在于明顯的成本上升。由于碳化硅襯底制造良率、效率依然較低,以及器件加工、模塊封裝側依然存在較高壁壘,目前碳化硅器件生產成本較高,推動其售價走高,給市場目標客戶造成了較大的成本壓力。舉例來看,1)二極管產品方面,目前主流SiC二極管產品的價格是同規格Si二極管的1.3倍起;2)MOSFET產品與IGBT產品對比方面,目前SiC MOSFET的價格大約為可比Si IGBT器件的3-4倍。

     

    但是,在SiC器件成本難以對Si實現平價化的前提下,碳化硅依然存在商業價值,其核心原因在于以半導體成本的提升換取系統效率的提升,最終可以帶來系統成本降低,或幫助下游客戶在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內實現更大的經濟利益,在碳化硅成本逐步下降的同時,下游市場也有望迎來較大規模成長。

     

    以碳化硅器件半成本的提升換取系統效率的提升,最終可以帶來系統成本降低。

     
     

    近年來,半絕緣型及導電型襯底的單價都在逐年遞減,預計隨著全球產能擴張逐步落地,未來3年內襯底單價將會繼續下降,從而有助于加速碳化硅下游滲透率整體提升。據CASA預測,隨著SiC上游襯底、外延價格下降,預計SiC二極管和SiC MOSFET等器件的價格每年以超過 10%的速度下降。

     

    另外,大尺寸硅片發展也會帶來明顯成本下降空間。根據Wolfspeed數據,對于同一規格的芯片,隨著晶圓尺寸由6英寸進入8英寸,單位襯底可制造的芯片總數提升了近一倍,邊緣芯片數量的占比則縮小了50%,晶圓利用率大幅增加。受益于晶圓尺寸擴張,芯片產出擴大會帶來規模效益,同時隨著自動化產線建設推進,人工成本將減少、生產效率將提升。因此,相較于6英寸襯底,使用8英寸襯底生產單位芯片所需成本更低。
     
     

    2、新能源汽車領域

    在新能源汽車上,SiC應用的主要領域是電驅逆變器、車載充電機(OBC)和直流電壓轉換器(DC/DC)。根據Wolfspeed的預測,到2026年,逆變器應用占汽車SiC器件市場的80%以上,是其中最為重要的應用領域。SiC器件應用于電驅逆變器中,能夠顯著降低電力電子系統的體積、重量和成本,并提高功率密度;應用于車載充電機和DC/DC系統,能夠降低開關損耗、提高極限工作溫度、提升系統效率。除此之外,SiC也可以應用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樁上,達到減小充電樁體積、提高充電速度的效果。

     

     
     

    (1)新能源車主逆變器

    新能源車主逆變器中有望運用SiC MOSFET替代Si-IGBT。根據安森美的數據,以A級車用電控為例,以1.7mohm/2.2mohm內阻的SiC模塊直接替換820A規格的Si-IGBT模塊,全逆變損耗有望降低45.3%/25.3%,開關平均損耗有望降低34.5%/16.3%,在不改變450V直流母線電壓的情況下,系統效率提升5%。若以英飛凌的測試結果為例,將直流母線電壓提高到800V后(在同樣的輸出功率情況下降低電流,進一步降低電機損耗,800V系統需要使用1200V的功率半導體器件,SiC使800V的直流母線電壓成為可能),使用SiC MOSFET替代Si-IGBT器件用于汽車主逆變器,系統效率有望提升7.6%。

    采用SiC器件替代Si IGBT配合450V直流母線電壓,逆變器效率有望提高5%,采用800V系統及SiC逆變器有望給系統帶來7.6%的效率提升。

     

    電動汽車里程焦慮和充電速度慢兩大痛點是影響其市場規模的重要原因,高電壓模式因其提高里程及節約空間和重量等優勢成為解決電動汽車兩大痛點的最佳方案,電動汽車的電壓平臺升高至800V成為趨勢。

     

    800V平臺對功率器件耐壓要求大幅提升,SiC MOSFET更具優勢。800V電壓下,對應功率器件耐壓需要提高至1200V左右。當前400V車型中一般采用Si IGBT器件,而800V車型中則需升級至SiC MOSFET,雖然Si IGBT、SiC MOSFET均可滿足1200V耐壓需求,但SiC MOSFET基于其材料和器件結構特性,具備低損耗、高頻率等顯著優勢。

     

    配備SiC主逆變器的車型梳理

     
     

    (2)新能源汽車OBC

    碳化硅器件在車載OBC領域也有望得到大規模應用。車載充電機(OBC)與車外固定直流快速充電樁相比,由于安裝于車內整體體積受限,且使用頻率更高,直接影響客戶補能體驗,因此OBC對于功率密度、整機效率的要求一般高于其他車載電源零部件。通過使用碳化硅器件替代OBC中的二極管或MOSFET,盡管單個功率器件成本呈現增加,但是通過減少散熱器、被動元件尺寸、簡化電路以及實現效率提升,可以給終端用戶帶來更好的價值。未來來看,隨著未來主力車型續航里程變長,電池包容量增大,為解決補能時間痛點,車載充電機主流功率將由目前的3.3KW-6.6KW上升至11KW-22KW,為使其正常工作也需要高壓(900V/1200V)器件來支持,因此SiC MOSFET或Si-IGBT+Si二極管的方案成為了必然選擇。目前,各主要OBC供應商已經開始推廣配備SiC器件的產品,部分也采用了國產器件。
     
     

    (3)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在主逆變器和車載充電機領域之外,由于直流轉換器(DC-DC)領域及快速充電樁(Booster)領域也涉及電能轉換,拓撲結構與OBC有相似之處,SiC器件也有望憑借其可以提升電能轉換效率的優勢,在相關領域開始持續放量。
     
     
     

    3、光伏

    近年來,由于整體上網電價呈現下滑趨勢,光伏逆變器需不斷提高運行效率,降低系統度電成本,而配備碳化硅器件的光伏逆變器憑借其優良的物理特性有望滿足上述需求,并在光伏逆變器應用中全面普及。

     

    光伏逆變器通過切換直流輸入電流的極性來工作,使其接近交流輸出。為了提高效率、工作電壓和功率容量,逆變器需要平衡開關頻率。根據中商情報網數據,光伏發電中,基于硅基器件的傳統逆變器成本約占整體的10%,卻產生了大量系統能量損耗。根據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數據,搭載SiC MOSFET或相關功率模塊的光伏逆變器,轉換效率可由96%提高到超過99%,能量損耗將降低50%以上,設備使用壽命延長50倍,有利于縮小系統體積、提高功率密度和降低生產成本。由于功率轉換效率與開關頻率直接相關,碳化硅既可以處理比硅更高的電壓,又可以確保轉換效率所需的超高轉換頻率,更適用于光伏發電。

     

     

    SiC可以在高頻領域的工作特性也使配備SiC器件的光伏逆變器體積、重量大大減小,增加了其在相對苛刻環境中安裝的可能性和便捷性,同時降低安裝維護成本。

     

    英飛凌在2012年便推出第一款CoolSiC系列器件,隨后富士電機、三菱電機、西門子等廠商也紛紛推出各自的碳化硅功率器件/逆變器,提升能量轉換能效。2021年,世界三大再生能源研究機構之一的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Fraunhofer ISE)研發出一款“高阻SiC逆變器”,為公用事業規模的光伏項目提供中壓系統連接解決方案。

     

    陽光電源2014年公司便開始應用SiC二極管于30KW機型上,2017年公司實現了SiC模塊的上機(80KW機型)。目前,碳化硅產品在Y陽光電源產品中已廣泛使用,替代的是中小型逆變器。

     
     
     

    4、軌道交通

    碳化硅MOSFET可用于高壓、高溫環境的特性使其在軌道交通牽引逆變器中擁有較好的應用前景。搭載SiC牽引逆變器的機車不但部件數量有所減少,而且車載系統總能耗大幅下降。由右圖可以看出,采用SiC功率器件用于1700V軌道交通牽引逆變器后,功率器件的開關損耗降低約84%,變流器體積降低27%,重量降低約38%,系統諧波含量也有所改善,系統性能的提升幅度較為可觀。

     

    細分來看,碳化硅用于軌交牽引逆變器,所帶來的優勢主要有:(1)體積和重量的改善,提高系統整體性能。SiC功率器件開關損耗大幅降低,功率模塊發熱量減少,將降低器件對功率模塊散熱器的要求以及對整個變流器冷卻系統的要求,帶來體積和重量的減少;此外功率器件可以在更高頻率下切換,將降低電路中變壓器、電容、電抗器等無源元件的體積和重量。而變流器總體體積和重量的改善,將有利于車輛的重量管理及設備布置,提高車輛的整體性能;(2)系統諧波的改善,提升系統效率。SiC功率器件功耗的降低以及開關頻率的提高,將帶來系統諧波電流的減小,從而減少對電網的諧波干擾,提高系統效率。機車也可以在更寬的速度范圍內實施電制動,向電網回饋更多的電制動能量。

     

     
     
    從海外應用情況來看,日本,德國相關高鐵列車已經配備了SiC器件的牽引逆變器。2020年7月,日本JRCentral推出了N700S新干線列車,成為全球第一個使用碳化硅牽引系統的高鐵。而2021年3月,西門子的Velaro高鐵上成功應用了與英飛凌聯合開發的碳化硅輔助逆變器,每個逆變器安裝8-16個半橋模塊。國內方面,目前上海、蘇州、深圳等地的城市軌道交通也已經將SiC器件應用于牽引變流器中。
     
     

    5、工業電源

    碳化硅器件在工業電源應用上也有望大顯身手。以服務器應用為例來看,由于當下數字化趨勢日益加速,使服務器設備的數量激增,電源需求也不斷上升。盡管相較硅基成本較高,但得益于碳化硅材料的大功率、低損耗、高可靠、低散熱以及較小的反向恢復損耗等特點,SiC二極管和MOSFET助力服務器電源應用開發出了高效、可靠且系統成本效益較優(省電)的解決方案。根據英飛凌的研究數據,采用SiC MOSFET并改善電路拓撲結構,在230V輸入電壓下PFC(即功率因數矯正電路,由于所有工業級電源都需要涉及交直流轉換,為達到更大工作效率,該電路被廣泛的應用于工業電源的前級,緊接于交流輸入整流之后)的效率有望相較P7超級結MOSFET產品提升0.3%-0.5%。目前業界領先企業也紛紛推出了基于SiC器件的高效電源方案。例如:1)深圳高斯寶電氣開發的2400W/2600W 185mm CRPS解決方案在圖騰柱無橋PFC設計中采用了Wolfspeed SiC MOSFET;2)光寶科技通過采用英飛凌的CoolSiC™ MOSFET 650V,TO247-3封裝的器件用于圖騰柱拓撲,并安裝在功率因數校正階段,達到了80PLUS鈦金認證的要求。

     

     


    內容來源:中冀投資原創。本報告僅用于中冀投資內部學習和研究,報告內引用或參考的資料均注明了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通過微信后臺與我們取得聯系。本報告的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不保證報告內容的準確。任何單位不得將報告內容作為訴訟、仲裁、傳媒所引用之證明或依據,不得用于營利或用于未經允許的其它用途。如需引用、刊發或轉載本報告,需注明出處且不得進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刪節和修改。

    掃二維碼用手機看

    ? 2020 中冀投資保留所有權利     冀ICP備16024224號    冀公網安備 13010802001239號

    ? 2020 中冀投資保留所有權利     冀ICP備16024224號    冀公網安備 13010802001239號

    久久久av波多野一区二区|国产乱子伦农村xxxx|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精网|欧美丰满熟妇XXXX
  • <sup id="8sm8y"><object id="8sm8y"></object></sup><sup id="8sm8y"></sup><menu id="8sm8y"><tt id="8sm8y"></tt></menu>
    <sup id="8sm8y"><button id="8sm8y"></button></sup>
  • <sup id="8sm8y"><object id="8sm8y"></object></sup>